《创伤30讲》摘录
2023.09.08 Fan
施琪嘉. 创伤30讲[M].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 2023
现在看这本书,主要是看过去一年自己哪里做得比较好,哪里做得还不到位,需要再努力一下。顺便学一些新知识。
- 对于创伤疗愈工作来说,讲述是一种螺旋式的深入,每讲一次,就完成一次哀悼的过程。A每天都要找人说这件事。虽然大家已经听他说了很多次,但是都耐心地听着,因为都是同行,能够理解。说了几天以后,他的讲述强度逐渐下降,最终不再说了。(自己其实想过努力避免唠叨,但是后来看了一下日记,呵呵,还是经常重复呀,毕竟伤心的时候根本记不住自己之前说了什么。其实对于听者来说,听着就行了,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,想要帮助创伤者,听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帮助。)
- 喋喋不休地讲一些大道理,他听不进去,也听不懂。有人对他有皮肤接触,进行抚慰;有人像母亲一样用轻柔的言语陪他拉家常;有人陪他吃吃喝喝、休息,就像小孩和父母相处一样——我要吃东西了,我要喝水了,或者我们来玩一个简单的游戏吧,诸如此类。(尽管理智告诉我已经是成年人了,但是稍微观察一下自己就会发现,自己此时的心智真的就像一个孩子。所以,如果真的很幸运有人照顾自己,那就暂时当几天孩子吧。)
- 到一个陌生的环境,看起来远离了遭受伤害的地方似乎会好一点儿,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,他需要对周围的事情进行判断,跟陌生人打交道,需要处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事务,这些对于刚遭受重大创伤的人来说其实是很困难的,所以旅游是不合适的。(即使自我感觉好多了,第一次出行,还是需要注意防护措施,比如告诉朋友自己的行程。)
- 有时候你感觉快要撑不住、快要失控或脱离现实时,周围并没有亲朋好友,那就不要犹豫,不管周围有什么人,你都要拉住他,向他求助。一个人在这一辈子里可能碰到重大创伤刺激的次数不多,但碰到的时候要允许自己失态、情绪爆发或失控。如果你有创伤发作,情绪失控,需要自救的经历,首先要避免一个人走到很远的地方或陌生的地方,其次,口袋里随时装一些糖果之类的甜食。(大部分朋友都是自己正常时结交的,他们未必有能力接得住我们当下的痛苦。找离自己最近、认识但是不太熟的人,也许会有惊喜。)
-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,有些干部自己的家人有伤亡,但他们没有情绪爆发,仍然像没事儿人一样去帮助其他人,直到一两年后症状才表现出来。此时的症状往往比一开始就有情绪爆发和行为失控的人更严重,可能发展到严重抑郁,甚至自杀。
- 看到吵得比较厉害的夫妻,通常我们会认为他们的关系非常糟糕,但是,他们彼此之间其实比较享受,而且他们的关系有可能会比那些相处平和的夫妻更加持久。所以,对于这样的夫妻,如果没有造成特别大的身体伤害,那么这可能是他们相互交流的一部分。换句话说,他们没有其他交流能力,只能通过打打闹闹来进行交流。在这种情况下,更需要关注的是他们的孩子。
|